環保部推出三大政策支撐石化產業綠色升級
“環境保護是我國經濟發展綠色轉型的主要推動力。環保產業的發展,將為我國在山清水秀的地區發展化工產業奠定良好基礎。”在前期于上海舉行的亞太區可持續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論壇上,國家環保部環境發展中心副主任、政研中心主任夏光從我國環?,F狀和政策層面,對節能減排壓力較大的石油和化工等行業的綠色發展,以及未來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前景進行詮釋。
夏光強調:“由于我國地域廣闊,面臨的環境資源問題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突出,環境壓力比任何國家都大,解決起來比任何國家都困難,要推進我國經濟發展的綠色轉型面臨嚴峻挑戰。未來我國將實行限制性產業政策、嚴格化環境管理政策、引導發展的激勵政策。”
他分別針對這三大政策進行了闡述。
所謂限制性產業政策,即按照新修訂的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》,將堅持市場調節與政府引導相結合;堅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相結合;堅持結構調整與協調發展相結合;堅持控制總量與優化存量相結合的原則,對有利于節約資源、保護環境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關鍵技術、裝備及產品,采取政策鼓勵和支持;對工藝技術落后、不符合行業準入條件和有關規定,不利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,予以限制;對嚴重資源浪費、污染環境、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,實行淘汰。在限制類條目上,強調對產能過剩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產業的限制,從產品規格、參數和生產裝置規模等方面分別對限制范圍進行了比較明確的界定,提高了準入標準。
所謂嚴格化的環境管理政策,即強化環境監督管理,堅持實施污染減排。主要方向是:以國土規劃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;以環境影響評價促經濟結構調整;以環保政策和標準推動企業技術升級;以環境執法管理增強企業內在競爭力。
他透露:“目前我國正在制定減排分配方案,將對不同地區實行差別化的指標分配,通過嚴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,即控制石油和化工、水泥、鋼鐵等高能耗和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,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,完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,推進能源結構調整,倒逼產業結構升級和企業技術進步。”
他預計今年中央環保投資超過200億元,財政基本建設投資將加大向節能環保項目傾斜的力度。國家將抓緊制定節能、節水、資源綜合利用和環保產品目錄,以及節能環保項目、節能減排產品設備、廢舊物資及資源綜合利用相應稅收優惠政策;將建立環境信息通報制度,將企業環境違法信息納入銀行企業征信系統;同時將重點控制石化、水泥、有色、化工、火電、鋼鐵六大行業,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
等。
所謂引導發展的激勵政策,即鼓勵綠色經濟產業政策、支持性經濟政策,按照減量化、再利用、資源化原則,充分發揮國家在規劃、投資、產業、價格等方面的政策引導作用,制定循環經濟發展規劃,完善政策,加大投資支持力度,支持循環經濟發展,形成有效激勵機制,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循環經濟。與此同時,全面改進和提升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金融服務,扶持循環經濟創業企業快速發展,推動循環經濟相關技術產業化;加大利用國外資金對循環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,支持鼓勵循環經濟項目申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等。